1. 贏太多:不計一切代價、任何狀況下都想贏,包括無關緊要的時候。
2. 過分積極(加值過度):無法遏止對每一個討論提出看法的渴望。
3. 打分數:有沖動將自己的標準套在別人身上。
4. 惡言批評:出言嘲諷或做尖銳的評語,想要讓別人覺得自己伶牙俐齒。
5. 「不是」、「但是」或「然而」開頭說話:過度使用,像在暗示別人:「我對,你錯?!?
6. 不表達感謝:典型的沒有禮貌。
7. 懲罰傳訊息的人:不必要的攻擊,受害的常是無辜而且想幫我們的人。
8. 推卸責任:想把過錯怪罪給其它人。
9. 過多的我:和我相關的就都是好的。
10. 告訴全世界我多聰明:想告訴別人我比他想象中的更聰明。
11. 生氣時發言:將情緒做為一種管理工具。
12. 否定,或是「讓我告訴你為何這個行不通」:既使別人沒問,也想散布負面思考。
13. 壟斷訊息:不肯分享訊息,想藉此居優勢。
14. 不適時贊賞別人:不會去贊揚及嘉獎別人。
15. 搶別人的功勞:比高估自己的貢獻度更可惡的行為。
16. 找借口:想將討厭人的行為塑造成個人特點,期待別人因此不計較。
17. 怪罪過去:想將對我們的指責轉嫁到以往的經歷上。
18. 偏心:沒有意識到待人不公平。
19. 拒絕說對不起:無法為自己的言行負責,不承認自己對別人造成困擾。
20. 不聽別人說話:對別人不尊敬,方式是以退為進。
21. 目標成癮:目標成癮不算是缺陷,不具互動性,不是你對另一個人做的事,卻常是惱人行為背后的根本原因。目標成癮將我們變得不像自己。
UP潛力測試1
假設你想去甲餐廳吃晚餐,朋友們想去乙餐廳。最后你讓步。結果乙餐廳正如你所說的不好?,F在,你有兩個選擇:
A:提醒同伴他們的選擇多么不智
B:閉嘴,心里把這事一筆勾銷。
75%的人不承認他們不會閉嘴。如果你的反應是B,恭喜,你應該沒有第1個習慣:太想贏。
UP潛力測試2
助理匆忙跑進你的辦公室,告訴你一個重大消息,但是,你已在幾分鐘前就知道了,你會怎么反應?
A:只說謝謝,不提起你已經知道了。
B:讓助理知道你已知情。
這種看似無關緊要的時刻,正是一種試金石,如果你選A,恭喜,應該沒有第10個習慣:告訴全世界,我多聰明。
有問題的行為
例1 :
你的下屬提出一個好方法,您說:“很棒,但是如果能試試……這樣會更好?!保ǖ?個習慣,過分積極)
提示:“你可能把他的點子改進了5%,但是卻將他執行的意愿砍掉一半,因為你已經把他的對這個想法的所有權奪走了。
例2 :
你(身份是主管)在會議上,
征詢建議時對A說,很棒的點子,
對B說,這主意還不錯,
對C提的意見不發一言。
(第3個習慣,打分數)。
提示:A可能興奮不已,B稍微沒那么開心,C則不開心。而且在會議室里的每個人都記住了你打的分數。因為沒有人喜歡被評分,分數是不知不覺把別人從你身邊推開的方法。
周哈里窗戶理論
心理學中有一個很有趣的周哈里窗戶理論。將我們的自我認知分成四塊,如圖。
最重要的是自己不知道但別人知道(背脊我)的那塊,一旦得知這項信息,就是頓悟的時刻,重大改變才會發生。
得知盲點(背脊我)的方法
方法一:
保持沉默,觀察別人對待你的肢體語言,他們是傾身向您或規避你?
發言時,別人是認真在聽,還是有點不耐煩?
他們想要贏得你的贊賞,還是無視你的存在?
方法二:
讓自己第一個出席會議,保持沉默,觀察別人一進會議室時和你的互動方式。
他們是對著你笑,然后坐到你旁邊,還是幾乎當你不存在,坐的離你遠遠的?
計算多少人有有和你互動。這些答案就是正負指標,用來判斷你有沒有值得操心的行為問題。
中止壞習慣的捷徑
如果你的問題是第4個習慣,惡言批評。要變的更和善,有一個捷徑。這個捷徑就是你不需要做一連串的正面言行,只要刪除一個行為,“不再做個混蛋”。
會議上有人提出一個不高明的想法,不要批評,什么都別說。
有人挑戰你的決定,不要爭辯,靜靜的想一想,什么都別說。
有人提出有用的建議,不用提醒他,你早就知道了。謝謝他,然后什么都別說。
人際技巧到底有多重要
過去,曾經有機會和一些高階經理人交換心得,我們發現幾乎沒有例外的大家都認同:在職場上愈是到組織的高層,最后能脫穎而出的,都是能妥善處理人際互動,帶領團隊的領導人。
經理人因為過往的成功經歷,幾乎沒有人可以免疫,都會有一些領導習慣了盲點。如果你能根據以上提示,協助你理解自身的優勢,增加自覺,相信你已經向再上層樓跨出一大步了。